重庆能生长荔枝吗?
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说:“荔枝生巴峡间……”这里的“巴峡”指的就是现在的四川南边和重庆南边一带。明代文征明有位朋友曾到过重庆,寄给他一首诗,诗中有“桥边买得桄榔杖、洞口收来荔子花”这样的诗句。可见,不仅有荔枝,还有桄榔,说明那里还有南国风光。但是,不知是人的感觉有了变化呢,还是植物的分布有了变化,我们现在既见不到重庆有荔枝,也见不到有桄榔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自然区城的分界线是活动的,有时甚至可以发生跳跃式的变化。如1963年长江第三次从南岸劈开一道缺口,在北岸的重庆市区以下25公里处形成了新的长江北支,这就是一个跳跃式的变化。自然地带分界线也是如此。50年代出版的世界地图上,北回归线内是一片绿色地带,可是60年代以后的地图上,在亚非两洲的北回归线附近就出现了一片片黄色,那就是沙漠和沙漠化地区。据气象资料记载,仅仅在60、70年代,世界同纬度地带性植物北界便平均南扩了50公里。在我国云南和四川两省交界处,海拔1600米左右是针、阔叶混交林。可是,云南有条小江在这里从北向南流。沿着小江,在北纬27°以南50公里的地方,却生长着成片的冷杉。这是因为山中的小江在夏季是冷源,在冬季是热源,使这里形成了小气候,使该处的植物的区分界线南移了50公里。重庆能长荔枝,也是因为它处于长江之滨,由于沿江气流的作用造成的小气候效应,才使荔枝北移400多公里。
自然地带分界线的变动是有规律可循的。气候变暖,分界线向两级和高海拔地区移动;气候变冷,分界线向赤道和低海拔地区移动。人类活动的影响有时使分界线发生小幅度变化,有时则造成分界线发生很大变化,甚至是跳跃式的变动。如上面说到的在北纬27°以南50公里处长了冷杉,以及重庆地区能生长荔枝等。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人类活动更多的是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环境,结果使得一些地方成为飞沙走石的不毛之地。在这些地方已很难看到100年前或五六十年前所有的那些生物种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