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五行纳音是什么?

辛宜佳辛宜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有文字记载的三皇五帝时期就有五行理论的存在了。金木水火土在战国时期已经被普遍运用了。 春秋战国是公羊学派和阴阳家最得势的时候,这两个学派都推崇五行学说。于是五行开始流行起来,并不断被运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去。 从秦朝到汉朝,人们已经认识到自然界的变化是有周期性的,因此把金木水火土作为五个基本元素的看法也渐渐发生了变化,开始倾向于五德终始说。 五德的起源也是来自于阴阳家的五行学说,他们认为金木水火土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联系,而五种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运动变化反映了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规律,并由此决定了世间万物的兴盛衰亡。

五行当中木火土金水五者之间存在这相生相克的关系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火,火克土,土克水,水克金。 在汉朝之后五行又增加了中央戊己土,形成了“五行相生”的完整体系。

从汉代开始,中医也开始运用到五行学的观点来解释人体的生命过程和疾病症状。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六腑之间的活动也是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中的,这种运动变化与中医的五行学说密切相关。 所以中医根据病人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症状会给出不同的“五行”定位。比如肝阳上亢(头晕头痛)的病人会被定位为“木旺”,脾虚泄泻的患者则会被定位为“土虚”等等……

肖子洋肖子洋优质答主

一、子午流注学说中的五行纳音

五行纳音的理论来源于《管子·地员篇》的四时之声,四时之位和十二月之声,十二月之位,阐述了十二律吕与四时五运六气的对应规律,子午流注学说吸收和利用了这一规律,并将其作为配穴的依据。

十二月之声,十二月之位,即为:

子(黄钟之宫)、午(蕤宾之宫,仲吕之商)、丑(大吕之宫,夷则之羽)、未(林钟之宫)、寅(太簇之宫,南吕为羽)、申(应钟之宫,无射之羽)、卯(夹钟之宫,姑洗之商)、酉(霜钟之宫,正吕之羽)、辰巳(夷则之羽,中吕之宫、角、商)、戌亥(南吕为羽,无射之羽,应钟之宫)。子午流注学说将以上十二月十二律吕配于天干地支,将此十二律吕命名为纳甲法,称为五行纳音。

二、占卜择吉用的五行纳音

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医疗、建筑、军事、农业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比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早。尤其是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和历法取得了世界公认的成就。这当中离不开五行学说的产生和五行纳音的发明。

根据《河图》《洛书》《易经》等古文献所阐发的五行相生,相克,相侮,相乘,相平的理论,发明了占卜吉凶祸福的六十甲子纳音五行。它是根据六十甲子配合十天干的本音。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已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按天干生旺墓绝,月建,节令,和阴阳五行规律归纳而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