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五行属什么行?
根据《说文》的解释,“翰”的本义是指鸟翅膀上的长羽,引申指毛笔、书信等,又表示远飞的意思;在作名词时,“翰”可指长而硬的羽毛;用作形容词则有高飞之义;用在姓名中则多表现出有远大志向,学识渊博之意,例如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字叫子美,取“美”与“羽”之间,含有“羽翼丰满,展翅高飞”的含义。 那么为什么古人喜欢用“翰”字作人名呢?这源于一个传说:周朝时有一诸侯国叫“翰氏”(今山西省临汾市东南),其地原为晋国领地,后来被狄人所夺,翰姓后人遂以原国名为姓氏,成为当地的大族之一;或因为此地盛产佳禽羽翮(羽毛),故以地名为姓氏亦未可知。
另外,从汉代开始还有用“翰苑”作为人名的,这个典故出自西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枚乘,他曾为梁孝王做宾客,住在梁园(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因此又称“七发主人”“梁鸿客”。梁园即睢园,是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的园林,当时聚集了很多文人雅士,著名的还有司马相如、杨雄和东方朔等人。由于这些人大多是才华横溢之士,所以后人又将“翰苑”用来代称文人荟萃之处了;“翰林”一词的产生也与此相关:唐玄宗时期曾在内廷设置翰林院,其人员往往由善书者担任,主要负责起草一些重要文书诏旨之类的工作;安史之乱后,翰林逐渐成为专设的内廷机构,其中的官员被称为翰林学士;到了五代十国的后蜀时期,正式设立翰林学士院;此后各朝各代的翰林学士院制度虽多有不同,但一般都以皇帝身边最为亲信的文学之臣充任此职。于是“翰林”就成了“御用文人”的代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