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为什么没有高楼?
首先排除自然原因,地震和气象条件都不是建筑高矮的决定性因素;再排除经济原因,虽然建设成本是影响建筑物高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并不是唯一决定因素。 个人以为,北京之所以没有高楼,主要是因城市规划产生的。
1、众所周知,北京的建筑密度是全国最低的,不到上海的一半,广州的三分之一。北京是政治中心,对大气环境要求很高,于是大量土地被用于建设公园和建设道路,而用来建造高层建筑的用地就非常少了。这是城市规划中的客观因素导致的。
2、从历史角度来看,解放初期,北京市区人口仅有70多万(相比今天的人口密度而言可以说是地广人稀了),所以当时的城市规划并没有把建筑高度放在首位来考虑。相反,现在作为市中心地区的许多地方当年都是一片荒地或者棚户区,如北京的朝阳区和东城区。
五十年代初期的大搞基建,让许多地区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当时的建筑设计水平还较为落后,许多建筑只是简单的方盒子,很难说是很漂亮的景观。同时,由于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钢材和混凝土等建筑原材料极其缺乏,又增加了高层建筑的建设难度。于是,在当时的经济水平和科技条件下,北京选择了不那么“高大上”但却最为实用的方案——降低建筑密度,拓宽人行道,增加绿化面积。以此来提升整个城市的宜居程度和生态效益。 这样的选择其实是很明智的。因为如果当时强行搞高密度,高容积率,那么北京恐怕早就变成一个个密密麻麻的高层公寓了,其城市形象和生态环境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无疑是非常糟糕的。
3、至于有人会提及的“北京没有填海造地的工程”这一点,我认为并不很重要。毕竟北京作为一个古老的都城,本身就已经被建在了陆地之上,周边可用的建设用地本就极为有限。与其耗费巨资填海造地,不如多修几条地铁线,把北京现有的几个城区连起来(毕竟在北京建高层建筑比在沿海地区困难多了,直接建在海边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