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有去火的作用吗?
1. 中医认为,“五昧”中唯有“苦”是火之味;“五色”中只有“赤”、“黑”两色属阳,即红色和黑色,而红色的物质里就有我们常吃的蜂蜜。所以,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蜂蜜确实属于“寒”性食物。 2. 但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寒性”是指其具备清热降火的能力,而不是指它真的就是“寒”性的东西,不可以多吃。
3. 因为人体的阴阳是相对的,因此当人体感觉燥热的时候,适当吃一点“热”的食物是有必要的,同样,当人体感受“寒”时,吃点“凉”的东西也是可以的(注意:这里所说的“热”与“凉”,不是指温度的温度,而是中医的概念,具体可参见上方第一点)。
4. 所以,如果身体出现火气旺盛的表现,如口舌生疮、口腔溃疡、咽喉肿痛、小便短赤等,可以适当服用蜂蜜来“泻”肝火、“降”心火,让体内的“火”气疏散出去,达到治疗的目的。
5.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泻”不是让人吃得越多就越好,特别是对于本身就体热的人更要谨慎,以免“虚不受补”。一般来说,一天食用量最好控制在60克左右。 另外还需要提醒的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蜂蜜有很多掺假了其他物质,如果不是严格按100%纯蜜酿造的,作用会大打折扣。
蜂蜜具有去火的功效,蜂蜜的营养成分非常复杂,每100g蜂蜜中,葡萄糖7.0~9.5g、果糖10.5~14.5g、水分14.5~20.0g,以及少量的有机酸、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等。这些成分中,除水、钙、磷、铁外,其余都具有较好的去火功效。
1、葡萄糖和果糖:能加快肠道内食物残渣的排泄速度,果糖也具有较好的吸湿性,能够吸收肠道内的水分,软化大便,进而达到润滑肠道和通便去火的作用。
2、有机酸:包括葡萄糖酸、乳酸、苹果酸、琥珀酸等,能够加强胰腺的分泌功能,分解淀粉和脂肪,具有利消化、助吸收、促进排便的功效。此外,琥珀酸被肠道有益菌——双岐杆菌利用后,能明显抑制腐败菌生长,减少有害代谢物质的生成,保持大便通畅。
3、蛋白质:蜂蜜中蛋白质含量约为0.29g/100g,氨基酸的含量约为24.26mg/g蜂蜜。氨基酸能够参与体内蛋白质和其他代谢,补充热量,改善肠道功能,增加排便次数。部分氨基酸参与肠道中氨的代谢,阻止肠道对氨的吸收,减少氨毒对肠黏膜和肝细胞的潜在损伤,保持肠道正常生理机能。
4、维生素:蜂蜜中含有B_1、B_2、PP、C、E等多种维生素,这些维生素主要以辅酶的形式参与糖代谢过程,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降低神经的应激性,减少肠道的过度紧张;提供能量和供给体热;维持人体内电解质的平衡,保持肌肉兴奋和生物电活动的正常进行,并促进排便。 5、钙:每100g蜂蜜中钙含量是156.05mg,并且钙在人体内的利用率高于牛奶中的钙。钙在营养成分中具有抑制神经系统和肌肉兴奋性,保持神经肌肉系统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当人体缺钙时,肌肉应激性增高,肠道功能亢进,就会导致肠痉挛、便秘。B族维生素具有缓解神经紧张、镇静安眠的作用,能改善睡眠情况,使肠道处于最佳工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