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怎么保值?
首先说明一点,中国的古代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理财”行业,也就没有所谓的“理财规划”。 这是因为,在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资本——货币,并不是由私人任意持有的,而是由国家(朝廷)统一发行和使用,也就是说,老百姓手里的钱其实就是国家发的债权凭证。这种制度设计决定了中国人不可能拥有个人的资产和负债。你手里有多少余钱,除了存起来买粮买布以外,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财产”。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他们唯一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用最少的存量财富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而在古代社会,人们的需求又非常单纯,无非吃穿住用行、生老病死嫁,这几样罢了。中国古代的理财其实就是简单的节流,把有限的钱财发挥到极致,多积攒一些便可以多满足一项生活的需求,而不会像现代一样考虑投资回报问题。
当然,对于有钱人来说,他们是可以进行投资的。不过由于市场体系不健全,信息流通不充分,投资渠道十分狭隘,且受到行政干预的程度很深,风险也非常大,所以真正的有钱人大都会将钱财用来购买土地、收揽人才、结交权贵或供奉神仙。
总之,在缺少金融市场的前提下,中国人不管有没有钱都是没有机会做“理财”的。 直至近代,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民间才出现了少量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富人”群体。这些富人是具备一定金融观念的,比如他们会尽量多地聚集资金,以寻求更大规模的生产;也会尽量避免直接向官府纳税,而是通过交粮、交钱等方式将钱转化为生产资料。如果手头的钱一时之间用不到,他们还会将其借出去,收取利息。至于放高利贷这种带有贬义的说法,实际上也是近代新兴的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争夺地盘的工具而已。
虽然古代中国是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但是商品经济的成分从秦汉时期就一直存在,到了宋朝以后更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尤其是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人口规模的膨胀导致自给自足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已经不够所有人温饱,所以人们不得不更重视商品经济的发展,大量资源被投入到商品经营上,使得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异常繁荣。
在这种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商业社会中,货币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同时货币的保值性也是相当高的。明朝末年和清朝前期,作为贵金属的白银已经完全成为了一般等价物,成为商品经济领域中的最通行货币。相对于低值货币铜钱,白银因为贵重金属的属性,基本是等量不等价的,所以更具有保值性。
虽然从清后期到抗日战争时期,通货膨胀非常严重,但这个严重是相对于古代而言的,其实如果和现代相比的话,物价变动也不大,还是属于相当保值的。当时虽然法币发行量不断增加,但是有严格的法律规定禁止法币私自铸造和伪造,所以法币在发行上有严格的制度规定,这也使得法币没有出现严重的贬值问题。而在商品经济中,法币和实物货币银元之间可以进行自由兑换,所以法币的实际购买力是和硬通货银元对等的,这也使得法币实际上是一个相当保值的货币。
当然,硬通货银元是绝对保值的。银元因为是硬通货,具有相当好的保值性,以至于抗战期间沦陷区的经济崩溃,法币变成废纸的时候,人们还是普遍相信银元的保值能力。在大城市的沦陷区,银元在实际上取代法币变成了硬通货,形成了法币和银元各自流通的双轨体制,可见银元的保值能力相当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