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的目的是什么?
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对资产减值的规范和国际会计准则一样,基本是按照IAS36号文的思路,采用的是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可收回金额计量模式来进行减值测试、衡量资产是否减值以及确认减值损失的金额。其目的就是用更为相关和可靠的信息反映企业资产的价值及其耗用过程,从而更全面地反映和控制企业的发展趋势,为企业内在价值的评估提供更可靠的信息。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在企业会计中,各种资产的取得、使用、损耗、处置都要进行准确的计量,同时,各种资产在企业会计账簿中也有具体的记录金额,这种因计量各种资产而记录在企业会计账簿上的具体金额,就是各种资产的账面价值。而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是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以及在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选取其大者。这种对可收回金额的规定,使得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它借鉴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又考虑了持续使用价值和处置价值两个方面,是不同于现行制度的一个重要改进,更接近于实际。所以,当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时候,则表明该资产的取得成本超过了其未来可能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应将这部分超过部分确认为当期损失,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当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