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五行属什么以及含义?
“五行”,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汉代的京房以《洪范》五行说为基础,将五行配五方、五季、五脏,创造了“五行生克”学说。此后,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阐述了“阴阳五行”,并在《五行大义》中系统阐述了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及运用;宋朝儒者认为“五行”是指“天地之形体”“四时之运转”“寒暑往来”“干湿交替”和“日月星辰”(《尚书·序》)。这种解释把“五行”解释成五种物质,即所谓的“五材”,为后世的“五行学说”打开了方便之门。
到了明清时期,有人提出应该重新诠释“五行”。李颙在《五行宜忌》一书中,首次提出“五行是‘五德’”的说法,并进行了详细的论证。这一说法得到了清代许多学者的支持,如胡渭《禹贡锥指》、顾炎武《日知录》、姚惜抱《古文辞类纂》等皆认同此观点。“五行德”一说得到现代学者的认可,吕思勉先生在《读史丛编》中赞曰:“李颙之说,最为近理”。那么何为五德呢?这就要提到五行配五德的根源了——《尚书·皋陶谟》中的“五色”和“五声”。宋代欧阳修为《诗·关雎》作注时首次提出了“五色”与“五声”的道德意义,而朱熹在注解《论语·颜渊》“子曰:‘曲突,无咎’时引用了欧阳公的说法,并进一步阐述了“五色”与“五声”的伦理道德涵义:赤黄宫,青白微,玄空清,黄中元,黑实焦。清浊中,五行全。
据此,后人将五行配五德的准则概括为一首诗:“角征羽宫商,五音殊未通。若还色不杂,便是五常同。” 五行是古人基于万物形态及四时气候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概括,它们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多种规律;五德则是古人根据色彩和声音对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影响而主观定义的,它所表达的乃是“中正和谐”的价值观。二者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重要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