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字属于五行什么?
“味”的“口”“未”,属土;“味”的字义属于五行中的土行。 中国古代将地球表面分为五个部分,即东、西、南、北、中,每部分又称作一“经”。每“经”又划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的每一个方位都有一个符号,共二十个字,称作“二十八宿”或“二十八星宿”。其中南方七宿的第二个星宿叫“井”,西方七宿的第一个星宿叫“觜”,北方七宿第六个星宿叫“房”,东方七宿第五个星宿叫“鬼”,中央七宿第六个星宿叫“柳”。它们分别对应着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 在“二十八宿”中,每个星宿都有相应的动物掌管。“井”里的三颗星叫“三星”也叫“三星拱命”,属木;“觜”上第三颗星叫“参宿”,属水;“房”内六颗星叫“南斗”,属火;“鬼”内的四颗星叫做“北斗”,属金;“柳”内的五颗星叫“东方七宿”,属土。 这些星座和它们的掌管的动物以及相对应的五行属阴阳属性如下: 南方七宿:井(龙)、 东南七宿:翼(蛇)、 西南七宿:奎(猴)、 西北七宿:娄(鸡)、 北方七宿:胃(猪)、
东方七宿:角(驴)、 东北七宿:亢(狗)、 西南七宿:昴(羊)、 东南七宿:毕(马)、 西方七宿:觜(鸡)、 西南七宿:星(龙)
从五行上来说,“味”对应的五行应该是“土”,而不是“火”。因为它的文字结构是“口+未”,而“未”在中医学里归脾属土。 “脾”在五脏之中居中间位置。《黄帝内经》中说:“中央者,其位土,其气缓”,“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意思是说,人的脏腑有如大地一样,要能够容纳万物。我们在调养脏腑时,一定要让它们像大地那样包容、消化一切,而不能像尖刀那样把食物切得细碎,也不能像筛子那样让食物颗粒从我们身体经过。
所以,中医在调理脾胃时有“食饮有节,作息有度,不妄作劳”之说。“妄作劳”就是说不要无故消耗自己的体力,也不要无节制地摄入营养物质,既要做到饮食有节又要起居有度,才能使我们的消化系统处于正常状态。否则,如果过度劳累,或者过度消耗自己的身体,都会影响胃肠功能从而导致疾病发生。 另外,脾主肌肉四肢。《黄帝内经》中还讲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下降,精气上升……”也就是说,当我们吃了食物以后,食物经过消化,其精华部分由脾传输到各个部位,从而滋养我们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