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的五行属什么?
《说文》解释“躍”字云:“跳跃也。从足部。凡躍之属皆從躍。魚跃切。”即此可见,“躍”字本义当为“跳跃”之意,由“跳”及“越”均表示向高处或远处行动,故“躍”字五行亦应属木。又,“躍”字的字形演变如下 (宋本篆书《說文解字》) : 上图中,“躍”字的古文字形三次出现(小徐本第1673页末行“四”字下、第1674页第8行首“五”字上和第1675页倒数第2行“六”字之下),且排列整齐,变化有致,正体现其造字本源,故字形中的结构可窥一斑。 再有,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中给“躍”下的定义是:“跳跃也。”南朝学者萧统在《文选序》中论及文章体制时则称:“今之文章,明不逮古,至于语病,近不踰制。”(“体”字段玉裁注引)即此可见,作为表达意识的文字,“躍”字之形体在汉代已经定型并传承有序。
最后,清人王筠著《文字學·金文篇》中对“躍”字的字形作了详细的考证,兹录如下: “躍”字之金文及小篆字形作“[躍]”,《說文》所收古文作“[��]”,《漢書》所收古文字作“”“”,形製皆同。此字之字形,先秦典籍中或借作“越”,如《楚辭》之“越鬱瑤臺”,《漢書》之“越城胡”,劉勰號為“越香亭”者,皆是。至东汉,許慎著《說文》,始定作“躍”;而其義則本於秦焚書坑儒時燒燬的《齊論》。蓋“越”之言“躍”也。“越”之本義為“渡”,亦即“跨越”之“越”,故“越”有“超越”之義。《孟子·滕文公下》曰:“羿之教人射,必志於“發矢無處”,非但爲技而已,所以養“氣”也。”此之“發矢無處”,即今語“百发百中”;而能“百發百中”,當屬“射”的極高水平,用現代語言來形容,當謂之“超越了射手的極限”,正與“跳躍”之義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