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水相克吗?
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是古代中国人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分析总结出来用于指导生活和实践的经验哲学,属于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但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却非如此简单,如果不加区分地生搬硬套,难免会出现谬误。 五行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才是正确的呢?《黄帝内经》提出了“五运相承”的概念来回答这个问题,认为五行之中每一行都包含着另外的四行,即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相互相承的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用干支的相生规律加以体现:甲丙戊庚壬属阳,乙丁己辛癸属阴;甲寅辰午申酉丑属阳,乙卯巳未戌亥寅属阴。这样阴阳相配,干支为三对,每对中一个阳和一个阴,彼此之间相生。如甲子、乙丑、丙寅……依次排列,每一个顺序数都是六,一共组成十个节气。这就是说每当农历立春后十天,阳气就会生出一阳,直到大寒,阳气就生了六阳(农历十二月);随后,阳气开始下降,到惊蛰时阳气降了四阳,春分节气时,阳气的数达到九,此时一阳生于冬至(小雪大雪冬至小寒立春),共九阳;此后阳气逐渐降低,直到雨水节气,阳气降至六阳;此后周而复始。
当然,在特定的时期,比如说农历四月末和九月末,阳气会超过十,这时就会发生“阴阳离决”的现象,即阴阳之中的某行过亢而另一行不及,所谓“亢害”或 “亢奋”就是这种情况。
这种阴阳交替变化的状态被古人用在天体运行上,用来解释太阳系月亮圆缺变化以及一年时间的长度。他们还发现,当月的阳极气达到最高峰时,地球上的潮汐也会达到最大值,同时地球正在运行的轨道也不是正圆形,而是斜着向太阳靠近一点(北移),每月进位一度,当进至极限位置(两极点之一)时,会发生日全食,此时月球的阴影便会来到地球上空,令大地一片黑暗。
后来,人们用“日月经天,江河之行”来形容这种永恒的变化。 其实,人的命盘也是如此,只是没有天地那么广阔。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便有了自己的大运,这好比天地之间的阴阳气流在我们身上流转,虽然途中会有变化,但始终不会离开人体这个“小宇宙”;我们的一生就在这个“小宇宙”中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