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字五行属什么?
关于五行的说法,古时有好几种。其中最主要的有 两大派:一是五方说。将四方加中央说成五行,再用虚名 补足之,定东方为木,与肝相应;西方为金,与肺相应; 南方为火,与心相应;北方是水,与肾相应;中央是土, 与脾相应。这个学说在中医界极为流行。
二是五材说。 认为木是植物(亦有解作「柱子」),金是金石,火是热 能,水是河流,土是土地,这五样东西在古代是人类生活 要接触的,且有相生相刑(或相克)之间的关系,于是便 成为五行。 五材说是比较接近现实的五行学说。
在《尚书·洪范》中说:「五行,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但是,关于这个「五材说」也有值得商榷的地 方。木、火、金、水都是具体的物质,而「土」却不具体; 且木、火、金、水之说出诸于实际生活之中无疑,而「土」 却从什么地方来?恐怕也是一虚构之说。因此,将五行讲 作「水、火、木、金、土」是勉强的说不通。我认为「五 行」之中的「土」可能是「谷」的本字或异体字。
在《说 文解字》土部中说:「十,地十也,仁,土也(徐锴曰: 仁、忍字也)」。「十」与「土」、「仁」(当作「忍」 讲)都与地有关联。「十,地十也」可能是古代有「地十」 这个字,「十」字是「地十」的省字。「地十」从字面上 解作「十丈」之地,即「坪」。由于土地不是植物,所以 就造「忍」字来代替它。在《说文解字》中「忍」字是作 「能行难也」讲,而「能」有「难有余力」之意(「能」 字从「熊」),「行难」即能在「十丈」之阔的「坪」上 行走而不会觉得困难,「忍(仁)」当是从「忍行地」而 产生「忍」的本意。那么「土」当与「忍」有关,就是说 「土」字从「土,地也」讲作「地」可通。
至于「土」字 的本意应该是「谷」字。谷与「十」字一样都是用「土地」 引申出来的字。古代人类从事耕作,「坪」是耕作的场所, 粮食出产以后,人必须在「坪」上晒谷,久而久之,「坪」 就成为贮谷之所了。因此用「土」字表示谷物,后又造「谷」 字以代替它。「谷」字的本意当是:由「坪」贮藏、保管 「种(中)」子。将「五材」讲成「水、火、木、金、谷」 便通达而具体了。 五材在古代是人类生活主要接触的环境因 素,人的一切要受它们的影响,所以五材便成为「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