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基金老鼠仓?
就是基金经理或公司内部人员,利用未公开信息(比如未披露的投资策略)来买卖证券,以获得非法收益。 这种交易虽然不涉及非法集资和诈骗等刑事犯罪,但违反了证券交易行政法规,需要承担行政责任;如果因此给投资者造成损失,还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2015年11月13日晚,中国证监会发布消息,经证监会稽查局调查,认定上海万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涉嫌构成单位行贿罪、提供虚假会计资料报案,以及上海海欣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涉嫌伪造金融票证罪。
据查,由万联资管作为管理人的“汇盈一号”在2014年8月至9月期间,通过与其一致行动人共同持有的股票账户及其实际控制的第三方证券账户,先于或同期于部分股东会决议公布前买入公司股权,又在相关股东会决议通过后高位卖出获取不当利益,涉嫌构成操纵市场。
老鼠仓是股市中的潜规则,机构在大举建仓拉升某只股票之前,有些别有用心者会提前建仓,待机构拉升时高位轻松套现获利。由于该行为与老鼠在“仓”中吃粮的情况雷同,被称为“老鼠仓”。
2011年,中国证监会部署“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内幕交易、市场操纵、利用非公开信息交易等突出的违法活动。“老鼠仓”被摆在查处的重要位置。
2013年8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了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草案)。与现行证券投资基金法相比,修订草案加大了对“老鼠仓”等行为的打击力度。
2019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等发布《中国资本市场理论与实践20年》。报告首次系统梳理“老鼠仓”犯罪在司法领域的认定问题,剖析“老鼠仓”犯罪量刑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