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埔军校怎么去?

能婧茜能婧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1975年1月29日生于南京,13岁随家人离开南京,到了四川绵阳。小时候很喜欢打仗电影和书籍,《地道战》、《南征北战》、《铁道游击队》等,对其中的人物如杨靖宇、左权、彭雪枫等非常崇敬,也对林彪、彭德怀这些指挥家很感兴趣。

1986年末到1987年初,在报纸上看到了关于广州黄埔海军基地的招生信息,当时正读初三,身体发育迟缓,家里也没有人特别重视我的想法,就错过了报名时间。 1988年春天又看到了黄埔军校招生的信息(不记得具体途径了),这次报了名,在绵阳参加了考试,成绩出来之后,我被录取了。

虽然考上了黄埔军校,但是我没有去上学,因为年龄太小(还不到14岁),所以没有去报到上学。

直到两年以后,1990年才前往广州黄埔军校报到入学,成为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 刚进入学校的时候,感觉非常激动,每天都很开心,感觉自己能穿上军官服,真得很光荣;而且能够进入黄埔军校学习,也算是圆了自己的一个梦吧!

在学校里,我们每周都要参加升旗仪式,还要学解放军的军姿站队(左右两排夹挤法),还学了唱《义勇军进行曲》及各种革命歌曲。 我们那时候住的是军营式的宿舍,里面住了大约二十几人,条件比较艰苦,每个床下都有个鞋柜,上面用白布写着各自的姓名。每间宿舍都有一个小阳台,可以用来晾晒衣服。每个宿舍都有两个洗手间,条件还不错。

学校的伙食不错,一天三餐供应米饭、肉菜、青菜,还有鱼、鸡蛋什么的。当然,像过年过节的时候,加餐改善生活也是常有的事。 学校里的生活规律而简单.每天就是上课、训练、课外活动,星期天可以上街购物或者到附近景点游玩。

学校里有图书馆、体育场、游泳池、电影院等等,生活还是挺丰富的。 虽然在学校里也参加过军事训练,但是和其他部队比起来还是差别很大,根本不能相比。那时学校里有个规定,学生不允许私自带相机进入校园,因此就没有留下太多的照片。

1993年夏天,我从黄埔军校毕业,被分配到北海舰队当潜艇兵。由于个人身份的原因,没有出现在公众面前,因此就没有留下很多的照片或影像资料。

井若希井若希优质答主

广州黄埔军校景点位于黄埔区长洲岛内,广州市内可乘地铁五号线到文园站下,再在市区内购买报纸,有黄埔军校免费班车专线车,在地铁文园出口对面乘车(周六周日停开,要坐公交去军校),或到海珠区的夏园公交站转乘开往黄埔方向的公交,有好几条线路,33、40、76、140都可以到水博苑码头,然后可坐船到对出的黄埔军校码头,再步行约10分钟就到了。

黄埔军校旧址原是清朝张之洞创立的黄埔水师学堂,孙中山先生在此创建的“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国立陆军军官学校”,因校本部设于中国广州市黄埔岛而得名。黄埔军校是国共两党合作的结晶。1924年6月16日,“建党黄埔军校筹建委员会”宣布正式开校,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先后在这里任教的有共产党人周恩来、肖楚女、恽代英和陈毅、李富春、聂荣臻、曹渊、王一飞、蔡和森等人。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产物,她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量军事人才,对北伐战争的胜利和中国革命的发展都产生过很大影响。军校创办初期,曾得到苏联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支持和全力帮助。军校第一任校长先后由蒋介石和蒋接任;政治部主任由周恩来和蒋接任;教官有苏联和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学员中有不少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青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