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能行业是什么?
我国是核能大国,也是拥核国家中人口最多、经济体量最大、工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在和平利用核能领域有着广泛基础和巨大潜力,将带动相关科技和产业快速发展。 核能在我国的应用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作为能源来源的核电站;二是作为原材料的核燃料循环产业。
(一)核电建设运营 目前国内在建的最大核电厂项目是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二发电厂扩建项目(4×100万千瓦)以及国电南京浦口电厂扩建工程(2×100万千瓦)。这两个项目均采用美国西屋公司制造的AP1000压水堆型核电设备,建成后将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安全高效低碳的现代化核电站。
山东海阳核电二期工程、浙江三门核电一期工程、福建福清核电一期、广东陆丰核电站等也已陆续开工建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到2020年,全国将建成60个左右百万千瓦级大型电站。这意味着5年内还将有至少9座核电站投入运行。同时,规划还指出,要推进沿海地区核电站升级改造,对沿海老旧核电站进行改造并延长使用寿命是今后一段时期内需要完成的任务。
目前,除了正在建设的核电站外,还有8台机组处于开工前期阶段或准备启动商谈状态。据专家估算,“十二五”期间,我国核电建设总投资将达到3700亿元。 “十二五”末期我国将形成约36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比“十五”末增加近1倍。 未来几年,随着一大批在建核电站工程的逐步建设完工,一个以自主知识产权先进非能动压水堆为主体的新型核电基地将逐渐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带崛起,我国核电建设和运行管理水平也将逐步提升。
(二)核燃料循环产业 目前中国核燃料循环产业链已初具规模,但总体技术水平还不高,整体产能不足,尤其是在高端元器件和关键材料方面自给率低,对外依存度较高。
在核燃料循环产业方面,我国将重点加强核电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快解决核电装备制造业瓶颈问题,构建完善的核燃料循环产业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发展核聚变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国已在该领域开展大量工作并取得了重要进展,计划到2020年左右建成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并进入运行状态,建成为世界领先的集基础研究、实验研究、示范工程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基地。 在研究开发方面,重点突破高温气冷堆核心机具设计制造、快堆主炉结构设计和建造等技术,研制高温气冷堆用碳陶轴承等关键件,实现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商业化运行;在示范工程方面,加快推进漳州示范工程项目规划建设,做好运行维护和管理准备工作,为高温气冷堆后续商业化推广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