篂五行属什么?
古筝是木质乐器,古代多用梓木,也有用梧桐木的,现代大多是白松或杉木。关于“筝”字的起源说法比较多,一种说法是因为其音形像筝鸣声而得名;另一种认为筝本来是一种瑟类乐器,因弹拨弦索使声音发出如凤凰和鸣,故称凤筝;还有一种说是从筝笛合欢的说法演变来的:古时,女子弹琴,男子吹笛相合,象征男女相悦。后来就演化为筝与笛的合称为“筝笛”了。
现在大家比较认可的是第一种解释——因为发音形似而得“筝”字(详见《说文解字》),所以筝就是古代的演奏筝类乐器的工具的总称。由于汉代以后出现了许多新型的琴、瑟,因此人们为了区别各种类型的筝,就把当时最大的一种叫“秦筝”。到了唐代,秦筝流传更广,不仅盛行于中原地区,而且流传到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及国外。在宋代词作中,常以筝为泛指。元代后,筝又被称为“秦筝”。一直到明清时期仍然如此。
现在的筝一般都是古筝,也叫汉筝,相传始于秦朝,所以也称秦筝。秦汉时期的筝一般长约2米,十六弦。魏晋南北朝时十六弦逐渐变为十五弦,到了唐朝则又发展为十七弦,并且出现了一种十二弦的小型筝,叫做“鸾筝”(一说出于隋唐)。这种小型筝在宋代时大为流行,被称为“宋筝"。 宋朝时,筝的流行还表现在筝谱的出现上。公元1087年陈旸在他的著作《乐书》中,正式使用了“曲名加宫商谓之筝谱”的记载,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把筝的演奏方法和弹奏技巧记录下来而形成的一种较为完善的文字谱。
南宋时,周邦彦写了《秦筝赋》,文中也提到“今之筝,其十三徽者,秦乐也”,这证明十三弦筝是在汉朝时期产生的。元明之际,筝发展到最大的形式也就是十七弦,再没有增加弦数的新筝形制出现了(个别有记载的是十八弦,但缺乏实物佐证,不在此列)。
清朝后期筝的发展基本停滞,直到二十世纪初期,才由王端甫等人对筝进行改革探索,将原有的七根弦改为五根或六弦,筝的改革从此开始。建国之后,经过老一辈民族音乐家们反复多次的实践和探索,最终确定了今天的传统筝型,即现在市面上所有筝的基本形制结构,以及十六弦的古筝调式排列法等等。
至于你说你的筝为什么是十九弦?那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没见过九弦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