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有哪些戏?
四川评书
四川评书是流传于四川的一种用四川话讲说的说书形式,它源于明清之际的“讲书”,后与“评话”合一流派,由评话艺人和说书艺人承传至今。重庆的四川评书多演出长篇大书,如《三国演义》、《水浒》、《七侠五义》等,并有新创作的长篇书《铁道游击队》、《李二嫂改嫁》等。所用语言大都以北京官话打底,再以重庆方言、俚语和歇后语润色。道具有折扇、手帕、惊堂木等。
四川清音
四川清音是四川省主要曲种之一,主要流行于四川及毗邻的贵州、云南、湖北、湖南等省区。它始称“唱琴”,建国后定名为“四川清音”,简称“清音”。清乾隆年间,清音已盛行四川。清末,清音进入重庆和长江、乌江沿岸的中小城镇,遂在重庆等地扎根落户。常用曲牌有《背工调》、《长思凡》、《梅花操》、《越调》、《平词》等。
四川扬琴
四川扬琴也叫西洋,是流行于四川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主要流传于四川及贵州(特别是西南部与四川毗邻地区)部分城市和乡镇。清乾隆年间扬琴已流入四川,至道光年间进入重庆和长江、嘉陵江沿河中小城镇。唱词多为七字句或十字旬,也有少量五字句,用四川方言演唱,每句唱腔分为“平”、“板”两组乐汇。传统曲目有《玉燕雕弓》、《珍珠塔》、《金印记》等。
四川竹琴
四川竹琴又叫竹琴、连厢或者成都连厢。四川竹琴流行于四川城乡以及毗邻的贵州赤水、习水、綦江,云南鲁甸等地区,道光年间已流行于四川各地,大约在清道光、咸丰年间进入重庆地区,并在渝中半岛和长江、嘉陵江沿河部分场镇扎根落户.传统曲目有长篇《白蛇传》、《空城计》等,短篇有《蓝桥会》、《贵妃醉酒》等。
木偶戏
木偶戏,在重庆称之为“傀儡戏”或“棒棒 pupu”,主要流传在长江干流,乌江沿岸区县和一些场镇。重庆木偶戏分为木偶戏和皮影戏两类 ,木偶戏又分为提线木偶和杖头木偶两种。偶型有人型、兽型和各种特技型木偶。戏班一般五、六个人为一班子,设“总吹”、“帮吹”、乐手、主唱、副唱等。 木偶戏上演的主要剧目有《西游记》、《封神演义》、《三国演义》等长篇大套书和各种袍带、短打、单本折子戏。
皮影戏
皮影戏是在布幕后用灯光把雕刻在牛皮上的人物映射在幕上,使人物生动逼真的同时,通过艺人操纵皮影人物的各种动作,并口头说唱和伴奏来配合表演故事的一种古老戏剧形式。皮影艺人叫皮影戏为“灯影戏”、“杆杆 pupu”。重庆皮影戏主要流行在长江上游沿江以及乌江沿河一些区县和场镇,如梁平县、石柱县、北碚区等,属于华中皮影戏派的范围。 皮影戏上演的主要剧目有《三国演义》、《封神演义》等长篇大套故事,也有各种袍带、短打、单本折子戏。
皮影戏一般三、四人为一班子,大、小锣、鼓、唢呐等一应器乐通常由一人操作,艺人均为人声“多面手”。皮影戏在重庆农村曾经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皮影艺人在农闲期间背着“箱锅”在场镇或农村表演,深受当地民众欢迎。
川剧
川剧,流行于我国西南地区川、渝、滇、黔、桂五省区以及陕西南部、湖北西部的汉族地区。川剧音乐属于曲牌联套体形式。川剧五种声腔为弹戏、高腔、昆腔、胡琴和灯调。它博采各地艺术形式和声腔之长,逐渐形成一种风格独特、影响甚大的剧种,剧目极为丰富,有5000种之多。
黔剧
黔剧,流行于重庆市东南部黔江流域土家族和苗族聚居区,它是“道班锣鼓”、“傩堂戏”、“土戏”、“花灯”等民间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剧种。黔剧唱腔音乐具有多声部的复调性特征。有高腔类和灯调性曲牌300余支,以及根据音乐曲调整理和创作的唱腔音乐大调。黔剧的伴奏乐器以丝弦和唢呐等为主。代表剧目有《双娇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