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道观在哪?
1、西安三元观 西安南大门内的西段有一个村子叫长安中路,村里有个小山包,名叫洪庆山。山腰有个三元宫道观。传说三清中的玉京元始天尊,玉华太上老君和玉虚道德天尊住在九宫山里,一天玉京先天尊在门口晒太阳,忽然看见三个癞蛤蟆,由南向北跳入河里。玉京便伸手到河里去捞,没想到一捞捉住了两个,还有一个跳到了一个枯树的树洞里。于是便进了树洞,却发现树洞里有个小孩子,正在睡觉。玉京便把孩子抱出来,放到了自己手上。这时候,小孩忽然变了,手上变出了五条小腿儿,头上忽然长出两只角来,变成一头小驴。玉京高兴极了,于是把孩子放回到树洞里。没想到小驴马上变没,重新变成了小孩。这一次玉京学乖了,并没有抓挠小孩,只是抚摩了他一下,没想到小孩马上又变小驴,然后又变成小孩。就这样接连三次,小孩不是变没,就是变成其他样子。玉京也吓得慌了,就把小驴放回到了树洞里。 从此,这个小孩就在山里跟着玉京学道。他一直到了七十岁,忽然一天,身上发生各种变化,头发脱落,手脚长皮,脸上长出皱纹,牙齿变的松动。这时候,他的法力也已经成就,便回到了三元宫。玉京就在三元宫里为他举行了受戒皈依和冠巾仪式,把他收为弟子。为了纪念这一壮举,便名这段山路为“八层楼梯”,那小山包也叫“三道角”。 到了宋朝,真宗皇帝为了避国讳,把“三元宫”改为“景云宫”。到了金大定二十二年又改名叫“长春宫”。到了明朝,嘉靖皇帝登位后,为了避讳而又把“长春宫”的名字改成了“三元观”。直到1958年修铁路时被毁。传说,这个叫王佐的道人,后来一直活到了九百多岁。
2、西安城隍庙 西安城隍庙又叫五岳神明寺,初建于隋朝大定二十一年(公元741年)。据说当时的大德高僧玄奘在返回西安的途中,忽然头疼病发作,便前往五岳神明寺乞祥治愈,病愈之后,名寺命名为“永阳寺”。 到了宋朝,皇帝给此寺赐名“皇神寺”。金代又将此寺更名“五岳宫”。 明代崇祯十三年,皇帝给此寺赐名“太乙寺”。1955年,人民政府又将此寺更名为“城隍庙”。 西安城隍庙的道观是明代建筑,坐北面南,由山门、过厅、正殿和偏殿等部分组成。正殿为城隍爷杨令公的殿宇。庙内还保存有城隍爷的坐像,两侧有四御典,为帝释天、冥贞王、水伯、顺风耳的塑像。 西安城隍庙中的三牲楼为明代建筑,青瓦砖饰,两层三楼。一层门口两边有铁犀塑像。此角又名天星楼,因其北临环城公园,仰观天上的星座,犹如此处天星闪烁,故而命名。 据说,每年的二月十九日,城隍爷的诞辰,此处的庙会是最热闹的,那时候有唱书的、说书的、耍把式的、卖药的、变戏法的、唱大戏的,还有相面的、算命的、走方医、卖古玩翡翠珍宝的,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可谓是中国西北地区的“大集市”。
3、西安仙游观 西安仙游观又名仙遗观,位于城西北约13公里的皂河村北。传说,此观是为了庆祝张仙人在此得道升天而筑。张仙人,又名张良,浙江上虞人,秦末汉初人。他自幼好学,熟读经史,因秦末战乱离开家乡,奔走五湖四海,交游名人志士,后遇一隐士传得其修行养性之道,后隐居于栎阳城(今西安市栎阳街道办附近)。他助刘邦平定天下,功成名就,辞官返乡。在途径仙游谷时,遇见正在打柴的白发老翁。老翁询问其姓名、年龄之后,高兴地说:“子,贵人也。”接着请张良坐上席。席上,张良谈吐不俗,老翁愈加欢喜,便说自己本是神仙,得知张良将赴仙游谷,便在此守侯三日,以助喜缘。张良感恩不尽。老翁赠给张良一把神扇,并说:“神仙洞就在左近,五日之后的五更时分,我在此相等,送你入洞修炼。”五日期到,张良在梦中听到鸡鸣,睁开眼睛看时,天已经亮了。他急忙起床,准备飞仙而去。忽然想到,虽然自己也要得道成仙了,却不能忘却恩情。于是,他留了一簇头发,以示纪念,便返身步入梦内。醒后,他把头发拴在树上,对着神扇用力一吹,头发即化成金鸡,展翅啼叫。他吹了三口气,气化成凤凰,展翅高飞。 这则传说记载在清代萧云从的《楚汉春秋》中。张良得道升天时,已经年近百龄,相传古人在此建观纪念。
4、西安三清殿 三清殿又名玄元殿,位于西安城东南15公里处的樊川大道旁,在今陕西省博物馆内。 传说,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有一个叫郭景纯的人在这里隐居。他常在房子里写作,不知道他家里面什么时候有了鸡,结果有一天,被县官发现了。县官很奇怪,便命人向他索求“秘法”。郭景纯无奈,只好告诉县官:“此乃玄鸟也。”县官听不明白这话的意思,便进一步追问。郭景纯解释说:“凡鸟类,飞则鸣,居则寂。此鸡不鸣,可不谓玄!” 言外之意,此鸡不是寻常山野之鸡,乃鹤形之鸡,乃“玄鸟”也。其实,郭景纯是隐士,岂会不知“玄”乃道家之祖,岂会不知此鸡前来寄托之玄妙!因为害怕县官追究,所以以“玄”代“鸡”。 三清殿现为陕西省博物馆的一部分,此室内供有道德天尊、三清像及四御,东西两侧还有天竺、兜率二天尊像。
5、西安万寿山 西安万寿山在城东南约17公里的蓝田县内。传说,这里有舜的坟墓。《蓝田县志》载:“舜仕为益,病而卒于苍梧之野,葬于九嶷”。此后的两千年来,苍梧之野即指此山。 宋代有碑,记唐贞元间,大将窦华曾来过此山朝拜;山上的五孔窑洞也有宋代窑洞,都说明此山在古代已有宗教活动。 山顶古有寺庙,名“望仙宫”。宋代诗人文同有诗写道:“我欲钻萧艾,聊为告老谋。有山不肯读,见日欲高秋。”“欲钻萧艾”,即欲修善学道。 “莫以青云志,犹资白鹄飞。”这是劝人要守穷贞坚持志节。 山腹有窦氏洞,即古代舜王坟墓所在。 另有传说,说此山是盘古的大脑变来的。人们为了纪念他了却心愿而升天,便在此地建了这座山,以表彰他将大脑献给人类的英雄壮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