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武侯区武侯是谁?
“武”指的是周朝的诸侯国——武王,而“侯”则是周天子给武王的弟弟成王的一份赏赐:封成王于洛阳以西的地方,号为“西周”,并派兵帮其镇守,成了周天子跟在西方的藩属。武王和成王都是姬姓,其祖先都是舜帝的臣子皋陶(尧舜禹中的禹是姒姓),因被封在晋水边上,称为唐叔虞,其儿子燮父继承爵位,因采地位于绛水之滨,改称晋候燮;他的儿子昭侯伯时以封地在霍邑,称为霍候昭。
再后来,秦灭周后,秦始皇统一天下,实行郡县制,废分封制,诸候国的国号就不复存在了,但古人在称呼这些地名的时候还习惯带上“侯”字,比如今天的“太原府”“平阳府”等等,直到清朝中期,朝廷为了显示尊老爱幼,让那些已经没有世袭爵位的旧贵们有个安慰奖,专门设立了“侯”的封号,作为荣誉头衔赏赐给他们,因此就有了后来的“西安府侯”、“商州侯”等说法。 那这跟武侯区有什么关系呢?原来东汉末年,蜀汉开国皇帝刘备曾经在成都武侯祠前筑拜祭武侯诸葛亮。
后来宋朝皇帝为了让汉唐雄风继续流传下去,专门修建了许多武侯祠。到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又为了进一步宣扬“以儒治国”的理念,下令在全国各地重修武侯祠来纪念这位杰出的人才,并在南京鸡鸣山里修筑了奉祀诸葛亮的祠堂。 到了明朝中后期,朝廷又在成都南郊修筑了武侯祠,并且规定每年四月二十八日这个日子要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由朝廷委派官员亲自主持,礼部安排,当地知府带队,在武侯祠里向诸葛亮行三跪九叩之大礼,场面极为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