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不如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十二个字就是我国古代用来记时的十二地支,也是十二生肖的来源。那么,人们为什么选择了这十二种动物作为十二生肖呢?这其中有什么讲究吗? 首先,我们来看正解: 《辞海》载:“(十二辰)即十二年。周制,建子月为寅年,寅月为卯年……如此顺推。唐、宋时已沿用。至明永乐时定了规范,以子、丑、寅、卯等字代替十二辰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部》。” 也就是说,古人为了计时方便,设立了十二个时辰,并用子、丑、寅、卯等字样加以标记。而每个时辰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称为上时辰,第二部分称为下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所以子时就是现在夜里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段;丑时是一点到三点等等。 用现代科学来解释,一天有24个小时,从午夜零点开始,每个小时增加60分钟,到上午十点就是十个小时,下午两点是14个小时,以此类推。 现在问题来了,这个计时系统里为什么没有午?因为古人把整个下午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日昳,一个是晡时。 日昳在现在的时间概念里是指午后一点至三点。而晡时则是将日落至日出这段时间分为两段,每段各有一个名称,傍晚的时候叫晡时,晚上睡觉的时候叫黄昏。 所以古书里的句子“午时三刻逢庚戌,黄钟应鼓又新周”里的午时就是指的现在的下午一点至三点,而以前的卯时则是指现在的早上五点至七点。 “斗转星移天地宽,魂惊梦绕忆当年。”古人对于时间的划分比我们现代人要细致很多。
其次,我们来看其他说法: 一、子鼠。说子鼠是因为“子”在古代与“兹”通假,而“兹”指的是这个意思: 二、丑牛。说丑牛是因为“丑”在古代指的是这个意思: 以上两字的意思都指大地的中央部分,所以将“丑”字用于代表牛是非常形象的。 三、寅虎。说寅虎是因为“寅”有“广”的意思,而汉字里的“呈”字就是由“寅”字演变而来的,有“广”义的自然就与老虎的形象划上了等号。 四、卯兔。说卯兔是因为古人用“卯”表示早晨,而兔子跑得很快,能追得上太阳,这就与“卯”联系起来。另外,古人还认为月亮出现的地方一定有兔子。 所以说“卯”字代表兔子是非常合理的。
五、辰龙。说辰龙是因为“辰”字的本义就是指龙,而且在古代“辰”和“震”两个字相通。 六、巳蛇。说巳蛇是因为“巳”的字形类似一条蛇的形状。 七、午马。说午马是因为“午”有“马”意,而且“马”字中间有一竖,就像马上有一根支柱一样,所以“午”字代表马也非常恰当。
八、未羊。说未羊是因为“未”有“羊”喻,且“羊”和“洋”古字相同。 九、申猴。说申猴是因为“申”的字形就像一只猴子。
十、酉鸡。说酉鸡是因为“酉”像鸡的形状。
十一、戌狗。说戌狗是因为“戌”就像狗的外貌图形。
十二、亥猪。说亥猪是因为“亥”的字形很像猪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