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能贴在卧室门上吗?
可以是可以,但是没什么意思! 贴春联是春节习俗之一,据说起源于古代的桃符,也就是在门上悬挂桃符(桃树所结的果实)来驱邪避凶。这种风俗后来发展演变成了现在的春联。 不过,现在很少有人用毛笔手写春联了,一般都是买现成的春联纸,贴上而已……这样是不是就失去意义了呢? 其实也不尽然,如果你知道春联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形式,再对照一下自己买回来的春联纸,或许还能找点年味儿出来——虽然可能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罢了…… 先看看传说中的桃符吧——这玩意儿可厉害了!上刻门神像,下书化煞镇宅语。
传说古时候东海有一怪物名曰“鲛鱼”,其形甚怪,全身鳞甲,头生两角,嘴似马勺,善啸,所居处常流出水来。 有一天,天帝命司命星君考察人间风俗,并将所见所闻禀告于他。 司命星君巡行至海边时,看见人们正在张挂一幅画着神荼郁垒二将的图像,上面还写着天子赐给臣民们的新年吉词。 原来神荼和郁垒本是古代神话中的门神,后来成了道教尊奉的两位大神。 据《山海经·海内经》所述,他们在黄帝时代便已出现:“炎帝之孙伯夷父,实生于肃山之下,名号曰太冥,天下之民谓之祝融,烛龙,是为北方之神。南方之神名曰祝融,其状如狮,乃掌火之神。” 到了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其名著《史记·封禅书》中,更是详细地记载了齐人丁公在泰山顶上看到的情况:“诸侯朝正日祠,不必一,凡七候。武帝元封元年,东巡海上,祀于岱岳。…(二年)正月,泰山府官奏祥瑞:“有物如雉,冠旒而舞。”…(三年)正月甲寅,泰山西北崖石室中,得宝光,若鸡,出,五色,光色曜目。”
这段文字表明,至少在汉代,人们在新年的时候就已经把神荼郁垒作为门神来敬仰了。 至于后来传入民间的桃符,则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宋代邵博所著《闻见后录》云:“宋太祖既得天下,每年元旦,各以锦帛裁成小旗,上面书写‘一阳初起’之类吉语,插于门头,谓之‘销金帐’。又于庭中置酒杯,饮酒,谓之意酣醺。” 这是北宋太祖年间的事,当时已经流行在门口悬挂象征吉祥的“消金帐”了。当然,这玩意儿现在看上去相当傻,就像现在的挂历一样,上面印有日历的同时还印有一些吉利话之类的文字。
那么,这“消金账”上的文字是怎么样的呢?明朝学者冯梦龙在《古今谭概》卷十四中有详细的描述:“近世岁时图,如元旦贴春牌,立春贴春胜,人日贴伏羲八卦图,正月十五日帖太阴皇君象,二月二日帖拓弓星君像,三月三日帖文祖轩辕皇帝像,三月二十八日帖谷雨帖,清明贴断送寒食图,四月四日帖踏青草堂、放风筝图,五月五日帖钟馗捉鬼图,六月六日帖晒书图,七月七日帖七夕图,八月十五日帖太阴殿帅元戎元帅像,九月九日帖重阳节图,十月一日帖迎霜晓驾图,十一月冬至日帖朱雀神像,十二月小寒节以后每日贴福字。其应时应景之物,不可悉数。” 这其中就涉及到了桃符,而且也是从宋代开始人们就在门口悬挂桃符了:“正月初七人日,剪彩为人,披红戴花,左牵羊,右抱虎,人人玩彩灯,户户传喜庆。五更五点,开门放炮。直至夜分,方才歇手。”“除夕之日,先于家中空处铺白席一张,立柱烧香,家人罗列,环跪请寿。少顷,主人入席坐定,饮至三杯,燃爆竹,礼毕。……是夜,各相贺拜,饮酒作乐,通宵不倦。”
所以你看,要是在你卧室门口悬挂一副写的吉祥话的桃签子,倒也不算很违和! 只不过现在人都住楼房了,楼上并不适合悬挂东西,这就有点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