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如何配置?
买基金就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选择好的基金公司、好的基金经理很重要。 好的基金公司至少管理规模大、资金集中度高,这样更有利于基金经理发挥管理能力;同时,基金公司的风控能力也要比较强,能降低单个投资人的风险损失。 所以我们投资基金,本质上就是投资这些基金经理。 那么怎么判断一个基金经理的能力呢?就看其过往的投资业绩,这反映了基金经理的实际操盘水平。
当然,只看一两次的业绩表现是不能全面反映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的,最好看其连续的业绩表现,以及所管理的基金的回报/风险情况(回撤)。 如果一个人的历史成绩好得惊人且难以复制,那就是运气好或者侥幸了,不能说是真本事。对于这种人我们要保持警惕和清醒认识。
如果一个人的历史成绩平庸,但波动较小,最大回撤也较少,说明其投资风格较为稳健,在控制风险方面做得较好;虽然这类基金可能不会带来很大的收益,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这种“稳稳地赚钱”的策略或许才是更适合普通人的理财方式。 当然,最好的状态是,一个人能拥有稳定盈利的能力,同时又具备尽可能大的回撤,这样的投资者对资金的掌控力是最强的。
基金是一种门槛低、高效便捷的理财方式,深受老百姓喜爱。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好家庭基金配置呢?
一是从资金性质匹配出发。对闲置不用准备增值的部分资金,或者具备条件的每月固定结余资金,可以考虑定期“充值”基金,以获得增值。对于计划用于教育、养老、买房等未来刚性需求支出的储备资金,可考虑中低风险的基金进行储备。
二是从投资期限匹配出发。对于1至3年以内的短期闲置资金,可优先考虑货币基金、短期理财基金、超短期债基等。对于3年至5年的中期资金,可优先考虑短期债券基金或偏债混合型基金。对于5年以上的长期资金,可把握好“黄金12月”投资时点,优先配置权益类基金,如价值风格、成长风格的偏股混合型、股票型基金,或者沪港深基金、“越跌越买”的指数基金等。投资权益类基金,持有至少一年以上,最好两到三年。
三是从风险偏好匹配出发。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偏好稳健型投资的客户,可考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短期理财基金、保本基金或“固收打底、权益增强”的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型基金等。风险承受能力较高,偏好进取型投资的客户,可考虑配置权益类基金,如股票ETF、宽基指数基金、沪港深基金、FOF基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