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乒乓球击球点?
所谓“击球点”,就是指球员用球拍击打球的时刻球拍与球的接触点,这个点和羽毛球的“击球点在头顶”有类似之处(虽然两者运动项目不同但原理是一样的): 假设来一个短球(近台快速小球)或加转弧圈球(中远台高吊球),我们为了便于介绍把球和球拍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击球点”在这个位置的上方,如果球拍能顺利而有力地下击球,那么必须使下击球时球拍末端能够到达该位置或比该位置略低的位置。 当我们在介绍基本技术动作时总是先告诉学习者注意“击球点”的位置,然后才是如何引拍、如何发力等细节,这是因为找到合适的“击球点”是基础且重要的,只有先明确击球点在哪里才能谈得上其他的技术环节是否到位——就像盖世神功必须以“桩功”打基础一样,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而找到合适的“击球点”则需要学习者通过反复练习形成条件反射:
1、多练;在练习基本技术动作时尽量做到重复次数多而不厌其烦;
2、慢练;在练习基本技术动作时速度放慢以利于仔细思考并确定最佳“击球点”,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改进和提高技术水平。
击球点是指球拍击打球的瞬间球所处的空间位置,它决定着击球的方向和大小。击球点距离身体的远近影响着身体击球时发力的姿态与方向。
击球点距离身体近,手臂屈肘、收肩,产生的作用力方向较小,球的飞行距离也短。击球点距离身体远,球拍击球时身体是将力由大到小进行传递,击球后力的方向较大,球的飞行距离也较远。击球点的高低会影响击球时球拍的击球部位和球飞行时的旋转与落点,因此击球点的运用对于乒乓球的制胜作用是不言自明的。
在乒乓球运动中,正手拉弧圈球技术是一种能给对方造成很大威胁的技术,它包含了正手近台快拉/加转弧圈球、正手近台快拉/加转弧圈球和正手近台加转弧圈球这3种技术。下面分别简单介绍了这3种技术的击球点。
1、正手近台快拉/加转弧圈球
一般来说,正手近台快拉/加转弧圈球的击球点多选择在球的下降后期。因为近台快拉时球与身体的距离近,来球的旋转强且高,来球运行至下降后期击球较为容易,便于发力。另外,当选择侧身进行近台快拉/加转弧圈球时,击球点可选在来球的下降期。
2、正手近台快加转弧圈球
正手近台快加转弧圈球可以接削球或接无旋转球,击球点可选在来球的下降期。因为击球点离身体较近,来球旋转较弱,在来球的下降期击球较为容易,便于发力且能够加强对弧圈球的旋转。如果来球是无旋转球,运动员也可选择在来球的下降后期击球,这样便于加强球的落点变化和威胁性,加快衔接速度。
3、正手近台加转弧圈球
加转弧圈球的击球点一般选择在来球的中后期。击球点离身体较近,击球距离小,在下降中期击球较为容易。采用加转弧圈球在近台处理快转球时,击球点可稍后些,在下降后期击球。这样便于加强对来球的控制,增加击球威胁性并加快衔接速度,能获得击球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