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几个少帅?

乐喜城乐喜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了解的,或者我听说过的一些“少帅”们。 冯庸(1903-1959)字伯儒,号少川。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第三子。张学良的异母兄长。张学良“少帅”之名即来自此人。 冯良勋(1927—2017)字景亭,出生于日本东京,祖籍辽宁海城。冯庸与于凤至长子,张学良同父异母的哥哥。 张学思(1916-1986),字景惠,号宇明;东北军将领、张学良之兄,冯庸次子。曾留学苏联,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后随父定居长春。

赵尚志(1908~1942)字孝达,号德林,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与杨靖宇合称“南杨北赵”。是张学良的结义兄弟。 孙铭九(1902——1979)别号剑魂,辽宁抚顺人。原属西北军杨虎城部,西安事变时,他率部将张学良、杨虎城扣留并护送他们到达南京。因此得到国蒋的赏识。后来一直追随蒋介石。

洪学智(1913 —2006)生于安徽金寨县汤家汇镇。1929年加入工农红军。在革命生涯中,历任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兼政委、军长等职。两次担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家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等职。是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刘振武(1903~1978)字季武,号鹤鸣,辽宁省黑山县人。1923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参加了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抗战胜利后,应好友郝柏村之邀赴台,参与国民党陆军军队的整编工作。

明轶潍明轶潍优质答主

1、张作霖,人称“少帅”。字雨亭,号景字,奉天省海城县(今辽宁省海城市)人。少时务农。后任海城县巡警局巡长、副局总、总巡务,海城县保安队队长。以行伍出身,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率团勇在辽南防务,任海城县团务委员、海城警备队长、县兵工厂厂长等职。后投北洋新军,入陆军讲武堂、将弁学堂。毕业后,先后在赵尔巽、张作霖部任职。

2、张学良,人称“少帅”。字汉卿,汉族,辽宁鞍山人,张作霖之子。1898年至1921年,先后就读于东京陆军士官学校、天津南开学校、吉林陆军将弁学堂、保定军官学校。先后任陆军第十二师少将师长、陆军第七军军长、东北边防军总司令、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兼东北边防总司令,授陆军一级上将。1984年任台湾新党党魁。

3、杨虎城,人称“少帅”。汉族,陕西蒲城人,回族。1919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1929年,升任西安警备司令。后,先后任陕西省政府主席、西安绥靖公署主任等。授陆军二级上将。1973年逝世于河内。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