桤在五行属什么?
五行的属性,是以阴阳变化规律去划分的,不是以天干地支去划分的。 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水木;而不是说水生木。 五行的相克顺序是:火克金、金克木、木克水、水克火。也不是说水克木。 因为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是依次相连的,而每相邻的两个干支组合在一起,又形成了一种五行的形态。比如乙亥、乙丑、乙卯、乙巳...如此循环下去。所以这种相生相克关系也就自然延续下去了。 既然相生相克的关系是阴阳变化的规律决定的,那么阴阳的变化又是怎样推动的呢? 这个就要说一下二十四节气了。
二十四节气被分为两半,每个节气都有“阴阳”之分,有“阴节气”和“阳节气”。 立春惊蛰为春季的开始,此时阳气上升,万物生发,所以立春惊蛰是属阳性的第一个节气。雨水之后,天气回暖,万物生长,都是属于阳性。 谷雨清明,正是阳春三月,气温回升很快,属于阳性。
立夏小满,温度明显升高,草木茂盛,属于阳性。芒种夏至,阴气开始出现,特别是芒种夏至,阴气最为旺盛,属于阴阳平衡的一个节气。小满则稍微偏阳。 小暑大暑,天气炎热,万物茂盛,属于阳性。立秋处暑,天气逐渐转凉,万物开始从繁茂向萧条转变,属于阴阳渐消的一个节气。
白露秋分,天气转凉,空气湿度减小,代表阳气减弱,属于阴阳平衡的一个节气。寒露霜降,阴气进一步增加,属于阴盛阳虚的一个节气。立冬小雪,阴气至极,万物不生,属于阴盛阳虚的一个节气。大雪冬至,寒气逼人,万物蛰伏,既是阴盛阳微的时候,也是阳气始生的日子。
小寒大寒,万物既不生机,却是阴尽阳生的转折点。雨水立春,阴阳交替,万物萌发。春分清明,阴阳平衡,万物生长。雨水节气,冬春交替,注意保暖。 谷雨清明,阳气渐盛,草木苏醒。立夏小满,阳气旺盛,万物繁盛。芒种夏至,阴阳平衡。
小暑大暑,阳气极盛,万物张扬。立秋处暑,阳气渐消。白露秋分,阴阳平衡。寒露霜降,阳气衰弱,草木枯萎。立冬小雪,阳气潜藏,万物不泄。大雪冬至,阴盛阳微。小寒大寒,阳气渐强。 立春雨水,草木萌动,阳气生发。农历新年,万物盎然。惊蛰春分,阴阳平衡,万物复苏。
清明谷雨,阳气升腾,万物生机。立 夏小满,阳气炽热,燥动炎上。芒种夏至,阴阳平衡。夏至小暑,阳气亢盛,阴液枯竭。大暑立秋,阳极气盛,阴精耗损。处暑白露,阳渐消减,阴气旺盛。秋分寒露,阴阳平衡。霜降立冬,阳衰阴盛。小雪大雪,阴阳寒极。冬至小寒,阴盛阳微。
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每一个节气都对应着不同的物候现象,并以此编写成富有诗意的口诀,方便人们记忆。其中立春雨水中关于鹃鸟、杏花、桃树的诗句便是这样写的: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侯鹃鹰负,四侯农事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