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历史上有哪些富商大亨?
“旧上海滩”,一直是个迷人的话题。 这个话题迷人之处就在于,它就像个万花筒,每个人眼中都有不同的景象—— 有的人看到了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就以为那便是上海的本来面目;有的人看到租界里的洋人、流氓、暗娼和赌棍,就觉得那些人就是上海人的代表;还有的人见到了黄包车的车夫和黄浦滩上的捡粪老人,就认为这才是真正意义的上海人…… 其实,这些视角都有问题。 上海在近代的崛起,确实与它开埠后广泛而深入的殖民主义有关。不过,这仅仅是一种“表面的迷人”而已。
如果说,那些被万花筒折射出的五彩斑斓,还仅仅只是“表面的迷人”,那么,上海人精神世界中那份内敛、自制的“深层的迷人”又是什么? 我们也许可以这样理解—— 当外部世界到来的时候(比如外国侵略者、军阀混战),上海人表现出一种面对强大压力时的韧性——他们通过团结(族群合作)、变通(适应外来文化)和进取(商业精神和民主理念),化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
这种韧性和创造力正是上海人在外敌入侵与内乱纷争中能“独善其身”的原因所在,也是他们在乱世中能“扬长避短”、迅速崛起的根本原因。 而当内部世界到来的时候(比如抗战胜利后的内战),上海人表现出的则是一种在秩序混乱时对公共空间的坚守——他们坚持法治,崇尚公平和正义,并且用政治参与来表达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尽管他们可能并无意于改变什么。
总之,只有把上海放在中国乃至东亚的宏大历史背景中来观察,我们或许才能找到上海之所以为上海的谜底。 以上摘自《上海的风花雪月与人间烟火》前 言,作者:张仲礼 张静,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