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灌肠副作用大吗?
“灌肠”,是儿科医生非常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便秘、呕吐等肠道功能障碍患儿,在排除消化道器质性病变的基础上,通过保留灌肠的方法,将药物经直肠粘膜吸收进入体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可能大部分家长对于灌肠这种疗法并不了解或者一知半解,认为只是医生用于宝宝腹泻的常见手段而已,其实,灌肠除了可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外,对于其他各科的疾病,有时同样会发挥作用。
那么,儿科经常用的灌肠方法有哪些呢? 临床上,儿科常根据患儿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灌肠,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药物仅起辅助治疗作用,具体用药还应遵医嘱,不能自行给孩子用药! 当然,采用灌肠疗法时,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适当给药途径——对于新生儿、婴幼儿可采用保留灌肠;年龄较大儿童和成人则可行传统结肠灌注法或结肠透析仪灌洗。但应注意避免液体的温度过低,以免引起患儿腹痛。
2. 掌握正确操作方法——操作人员应熟悉常用药物的性能及药理作用,严格按规范操作,以保证治疗效果和安全。
3. 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对于感染性腹泻患儿应及时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非感染性腹泻患儿则可予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调节胃肠运动功能的药物以及微生态制剂等。
需要提醒父母的是,虽然灌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疗方式,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如注射不当可能导致患儿出现休克症状,使用高压清洗设备,还可能对肠壁造成损伤,引起出血。无论采用何种灌肠方法,都需要在专业的医务人员操作下进行。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有消化不良的情况,不要擅自给孩子用药物进行灌肠治疗,应在确定病因后,遵医嘱为孩子进行灌肠治疗,以防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