辕是什么生肖?

汪玉芹汪玉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驾”和“辕”是古代车辆驾驶和载重的位置,“驾”在“辕”的外面,指代马匹;而“辕”则是车架中间用来供车夫站立的位置。在古代,马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军队作战的主要役使对象。所以,古人用“驾”、“辕”来指代马匹。 《礼记·曲礼上》说“乘玉轼”,郑玄注曰:“乘车,车前也;有横木,今车正立则扶之。”可见,早期的车是没有方向盘的,驾驶员位于马车两侧,用手杖控制马车的方向。

这样的马车结构是不稳定的,很容易发生侧滑。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就得让驾车的人手握着一根用于驾驶的棍棒,这跟古代的“车”字有点像,上面部分代表“手杖”,下面部分代表“车轮”。这种手杖状的构件在现在的方言中还有遗留,如绍兴话中有“执个拐子(指代车子)”的说法。 而作为载重部分的马就位于“车”的中间部位。

除了用作交通外,古代的马还常被用于战争。古人发现,马是骑兵最好的作战工具之一。马在古代还被赋予了很多军事含义。“骏马”常常用来比喻英勇善战的军人,而“马革裹尸”指的是军人战死沙场的情形。 除了“驾”与“辕”之外,古人还用很多词来指代马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千里骥”了。“千里”指代的是距离,“骥”是一种良马,“千里骥”就是说跑得远的好马。用这个成语来赞扬人才,表示这个人本领很大,能胜任很远的地方。

汪可菡汪可菡优质答主

在十二生肖里,牛只说到了牛的身体主干部分,而牛头、牛角、牛尾等部位并没有包括在内。那么,剩下的这些部位都去了哪里呢?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头”是主宰一切的部位,尤其是牛头和龙头这两个,在“十二属相”里不能没有。

于是,按照“以属为总,以部为分”的互补关系,牛头的位置就由另一种动物“羊”来补充了。大家都知道,羊的头是所有属相中最具代表性的,因此,以羊头部为主体制成的十二生肖图案十分传神,不但符合我们对属相的理解,而且符合“生肖互补”的规律。同时,“羊”字在古代还有一种字形,读音虽然保持不变,意思却发生了变化,即由“羊”变成了“祥”。“吉祥”的“祥”字本来的字形就是羊字。中国人以羊为吉,以羊为祥,所以用羊来补足牛头、牛角就更有了充分的理由。

在十二生肖中,龙是独一无二的神物,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君权的象征,“龙颜”、“龙体”、“龙威”等等。中国人称龙有胡须者为老人,无胡须者为少龙。龙少有胡须,因此,胡须就成了“十二属相”需要补充的部分,按“在生肖互补”的规律,以龙须代胡须,龙须就是胡须,胡须就是龙须。这样,兔字的下面就是一个小小的“毛”字,表示胡须很长,是十二属相中胡须最长的动物之一。由此可知,十二属相中兔字下面的“毛”字来源于龙须。十二生肖所缺的牛尾和牛角,又是如何找到补充方法的呢?传统图案中有马衔桃子的形象,这种图案具有什么意义?在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中,“桃”字有特殊的含义,它和“套”字谐音。因此,马衔桃子图案的内在含义就是马衔绳套,这不就是套马吗!十二生肖里,马字下面有一个“木”字,在中国文字的构形规律中,用木、禾之类的从“良”字,引申为马良,“马”字下面一个“良”也是用来补充牛尾部分的,因此,马良就是马有尾。

另外,马鞍下面还有一对小角,这是用来补充牛角的。我们知道,十二生肖中牛字下面是一个从句,从“句”的字本意就是“曲也,器局深广也”。因为牛的头部是圆的,马鞍也是圆形的,所以用深曲的马鞍来表示牛头部的弧度是很恰当的。而“丑”的本字就是“牛”,所以牛的弯曲部分也是丑的弯曲部分。这种弯曲的形状,使我们想到月牙,而且古人认为牛是“夜之精”,所以用马鞍补足牛尾,用月牙补足牛角是很自然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