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现金储备在哪?
一、货币发行权在央行手里,二、基础货币=流通中的货币+商业银行库存准备金 ,三、国家掌握着印钞机,理论上讲你有多少财富我就能给你印多少钞票,当然实际上不会这么夸张,但可以看出一点趋势,就是只要你信用可靠,我可以无限度地发行钞票给你。这个无限是相对于我们目前使用的各种信用工具来说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限。比如你借了我10元,那么我也得给你相应的债权凭证(你可以去银行取钱),但如果我不承认你这10元钱是我发的国债,而认为是你欠我家的债,那么我就用你持有的债券向我兑换等价货币,我发的货币就换成了你手中的债券,也就是说你手上的债券换回了我的货币,因此也可以说你是用你手中的债券去换了等价的基础货币。 至于你手上拿着的债券到底是银行还是政府发的其实不重要,因为最终都可以换算成基础货币。
举个例子: 假定现在流通中的人民币为200亿元,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即商业银行有40亿元的存款准备金,人民银行手中就有360亿元的可支配货币(M0+M1);假定企业的贷款信用比例为75%,也就是企业每借入100元钱,就需要有75元的银行存款作为抵押,这样企业实际上只使用了25元钱的贷款,另外的75元就形成了企业的负债(对商业银行而言就是资产);同样,假如居民消费信贷比例为40%,也就是家庭每花掉100元钱,就有40元的信用卡透支和借款,那么剩下的60元就形成了居民的负债(对商业银行而言就是资产)。以上情况都是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关系得到的结论,在这种假设下,无论企业或者个人,其借贷资金总额与人民银行的货币发行是相等的。
如果企业或者个人需要还本付息,那他就要用手中创造的利润、缴的税费、或借入的资金来偿还,这样企业或个人就会把资产转移到人民银行手中,于是中国人民银行又拥有了新的资产,同时企业和个人负债表上的金额会减少,这样整个社会资产的总额不变。 以上只是简单的理论分析,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调整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这两种政策工具的采用实际就是央行为了调节金融机构(包括企业和居民)的资产负债表,通过调节来实现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