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子属于五行属什么?
“五行的属性”,是古人基于阴阳五行学说,对物质运动形态的归纳。 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形态,被古人用以来类比世界万物的构成及运行规律,是有其科学性的,但并不等同于当代科学技术所定义的物质结构与化学元素。 人体是由物质构成的,而人体的物质构成除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有机化合物外,还有大量的无机盐类。这些物质可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两类,前者可以在细胞内自由移动,又称离子;后者不能,如钙、磷等。 我们平时所说的“五行”,其实指的是“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 在经络系统中,有“十二经络”及“奇恒之腑”。其中,“奇恒之腑”中的“脑”、“髓”,包括“脊髓”和“大脑”;“脑”中又分有“上脑(大脑)”、“中脑(小脑和脑干)”、“下脑(海马体)”。 古人根据金、木、水、火、土的不同性质,来命名五脏,并进一步推测其它组织结构的归属——
心(红色)属火,主血脉,其华在面;
肝(青色)属木,主疏泄,其窍在目;
脾(黄色)属土,主运化,其华在唇;
肺(白色)属金,主呼吸,其华在毛;
肾(黑色)属水,主泌别清浊,其华在发。
“三焦”虽然不被列入“五脏六腑”之列,但也具有“六腑”的性质,且位置相对较高,故将其归入“上焦”,其色应“白”。 “胆”虽为“六腑”之一,却被古代医家归于“五脏”之中,故此处的五行与“五脏”相符,应“黄色”。 可见,中医学的“五行学说”是以整体观念为基础,通过取类比象的方式,将生命活动规律高度抽象总结而成。这一学说体系,对于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来源和组成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体现了中医学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借鉴了《黄帝内经》等古典医学文献的智慧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