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什么叫主干?
首先,木、火、土、金、水五个字不是五行的“本体”;它们是表示宇宙间各种不同现象的符号名称而已! 那么,什么是“五行”呢? 在《尚书·洪范》中记载了周武王与姜太公的一段对话——
“武王曰:「何谓九畴?」太公对曰: «「一曰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曰金,五曰土……»」 这就是说: “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叫做“五行”——它们只是用来表述如下内容的基本数字单位(相当于现在的计算机的二进制中的1和0)——
比如,我们上面所说的五种自然现象可以描述为:
A=B×C=D+E=F-G=H 其中,A就是“行”,也就是用上述基本数字来记录事物信息的编码。而“五行”就是这个信息编码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 这个以“一二三四五”开头的五行,跟上面的木火土金水完全不是一个东西嘛!它只不过在表达事物的特征时,将自然界中五种不同的属性作为其构成的基本元素罢了。 所以,五行只是一个用以表述天地万物的“类属关系及其属性的抽象概念体系”或“模型化语言系统”——而不是什么像西方哲学那样强调个体本质和规律的哲学学说。因此,所谓的“生克乘侮”等等也都是对这个“概念体系/语言系统”的解释或者应用而已啦~ 其实啊,这个以“五行”为代表的概念体系非常类似现在数学家们所发展出来的那一套“模糊数学”理论:它不追求对某一具体对象的本质进行定性或者定量地分析,而是通过建立一组具有概括意义的抽象概念以及相应的计算规则,去处理那些既无法简单定性也无法精确量化的复杂对象。所以,这套“五行学说”实际上是非常“实用主义”的。
至于为什么要发明这样一个概念体系,那就得从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谈起咯~ 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和生活环境的限制,人们只能将大自然看成一个与人相对抗的整体对象——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万事万物都要先分门别类才能了解它们的特性,而这正是“五行”产生的社会基础。 另外要补充一点的是:古人之所以要用这样一组具有普遍性的概念来描述世间种种,是因为他们发现:对于同一个事物来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会有着不同的形态表现;而对于同一时期的同一种事物而言,又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说,“五行”并不是对某个事物本身的静态描摹,而是为了把变化多端的事物按类归属到不同的范畴中去才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手段罢了....
最后总结一句哈:所谓“五行学说”其实是一种“结构主义”的方法论,它并不关心事物本身到底是什么样的(因为当时科技还不发达),只关注于如何用一组最简明的概念来表述世间所有存在的差异性和联系性就行了。这种注重归纳而不讲究推理的思维特点一直影响着我们至今呐.... 好了,我的回答就讲到这里吧,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哦^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