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关于五行的属性,《尚书·洪范》中说到“木曰曲直”、“金曰从革”等等,这是说木头具有生长的特征,是向上拱起的;金属具备变革的特征,是向下延伸、改造现实的。因此后来的典籍中都沿用此说法。 不过这种解释略显单薄,其实五行属性的真正含义要比这复杂深奥的多。比如中医理论中,肝主升发,胆主沉降,因此木就具有了生长和下降的特性;脾主运输,胃主接纳,因此土就有承载与化生的特性。并且这些特性还都有阴阳之分。
当然这里只是对五行简单做了个概述,如果深入研究的话可以写出大量的内容来。所以古人说“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对于五行的领悟和理解,关键还在于人自身。 接下来我们说说金,金在五行中是代表物质的,同时又是代表能量的,这也是后天易学中经常谈及的金的特性——两重性。
因为易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后人必须要在生活中去感悟它,才能最终掌握它。这就如同人们要学会骑自行车一样,你必须先拥有它,然后经过不断的练习才能熟能生巧,否则只能原地踏步。同样的道理,你对易学的领悟也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获得提升,否则就只能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上。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学说,是中国哲学中一个较为古老的理论,研究金、木、水、火、土五元素的属性、变化和发展规律。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行与五色互相联系,金黄色正对应五行中的“土”,按五行之说,中央的方位为“土”,象征皇帝。因而明、清两代在皇宫中大量使用这种象征帝王的黄色。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把金、石、丝、竹、土、革、匏、木八音中的“金”视为“百乐之首”。古书《尚书·禹贡》中就有“厥贡惟金三品”的记载,古代帝王用黄金祭天,以示其尊贵。《汉书》中还指出,五音与五脏的联系是宫入脾、商入肺、角入肝、徵入心、羽入肾。脾通于口,其华在唇四白。唇口糜烂,肯定是“金”行缺失而致。
因此,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认识到世界是由这五种物质构成的,并且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还从中总结出了“相生相克”的规律,于是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对中国人的心理与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曾经产生过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