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供需比如何测算?
近几年,不少材料供应行业的主管机构都在研究如何统计行业的产销状况。所谓行业产销状况,内容很丰富,涉及行业的供应、需求、库存、产地、产地价格、运输状况、原材料及成品的价格变动,销售及库存状况等等诸多方面。但这些内容又有别于以往单纯的统计计划经济时代的物资流通统计,更多地融入市场经济的内容。
例如销售量统计,以往只统计销售收入,而现在则统计销售量、销售额、销售收入等不同概念,前者范围更大,包括后两者。又如销售价格统计,以往只统计出厂价格,而现在则要求统计出厂价、市场价及仓库价等不同价格,以供行业管理者、决策者参考。还如运费统计,在以前的统计系统中,只统计单位商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运费,而现在则要求同时统计单位商品的始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运费。因为运费与商品数量呈负相关关系,消费地运费可以降低为0。
上述这些新变化都对行业的产销状况统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不过,为了跟上形势的需要,供方和需方都在努力尝试,克服种种困难,完善数据收集方法,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不过,统计难度毕竟较大,加之各地发展不平衡,有些资料难以取得也可能是某些机构不愿提供,或者存在偶然性误差,所以,这些数据并非十全十美。但尽管如此,这些统计数据仍然在不断地改进和加强,特别是这几年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一些机构又开展了行业供需比的研究,这项研究更深入一些,能解释一些行业表象背后的发展状况。虽然,这些研究机构或部门有所不同,认识略有差异,测算方法各有不同,但基本上供需比基本上等于行业销售量与生产量的比值,用公式表示如下:
行业供需比=行业销售量/行业产量
其中,行业销售量包括内售销量和外销出口量。
近年来由于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有的行业出现供大于求,有的行业则出现供不应求,因而有些研究机构认为:行业供需比不宜用来反映整个行业的供需形势,而应该区分为不同范围。如可将整个行业划分为不同细分市场,针对不同细分市场分别计算其供需比,这样有利于深入了解不同市场的供需状况。
某些机构还提出:应该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认识行业的供需状况,即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来分析,能够比较真实的反映行业供需状况。因而,行业供需比应该用行业实际销售额与行业计划产量之比,或者行业实际物流量与行业计划产量之比来表示更为合适。其中的实际销售额或实际物流量不包括出口量。
尽管,对供需比是否应包括出口量,业内存有争议,但实际上,出口量对供需比的影响比较大。因为我国大部分行业产品是以成本取胜,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因而,我国大部分行业产品出口数量所占的比例相当小。有的机构按照行业内定的规矩来测算,实际出口数量与计划出口数量之比,或按出口国家数量与总的产量之比,有些行业的产品一般不出口或未形成有效的出口能力,其供需比基本上等于国内销售量与国内生产量之比。
总之,国内对供需比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如何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供需比测算方法,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更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