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五行属什么命?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一样,是古代解释世界的两大基石之一。那么2012五行属什么?
2012年五行属什么
五行主要是用来解释宇宙、自然、社会、生命、思维等各类事物属性及万物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五类物质元素。五行本身是客观世界的五种物质,一旦与阴阳组合配套,就成为一种抽象的哲学思想体系。从五者属性而言,金位西方,色白,性刚,体轻而坚,有切割之利;木位东方,色青,性绵而坚,可屈可伸,能斫能挠;水位北方,色黑,性寒润,沉低下流而曲直不定;火位南方,色赤,性炎上而热烈;土位中央,色黄,性可稼可穑的处中之物。以此为中心,古人推演于天地四时及万物,认为天地之间,宇宙万物,皆由金木水火土五者生成。其间的运动变化,又可以用相生相克的规律来加以说明。相生,即五者间相待相助、相须相成、彼此友好: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相克,即五者间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相互制约: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相生相克,循环无端。
相生相克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生相克相为平衡。生太过,会导致所生者亢盛太过,所克者抑制不足,即所谓“子盗母气”,从而破坏平衡。因此,五行学说一方面强调其相生相克所形成的有序运动,另一方面又重视它们的相乘相侮,即相克太过,则会破坏原有的平衡,引起另一种无序运动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破坏性结果。相生相克及相生相侮是该学说的主要思想内容,体现了量变质变,互根互用、对立制约等范畴。
五行之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盛行,它在解释自然及社会、思维等事物与现象时,既反映了它们间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积极方面,也反映了它们问相互对立、相互斗争、相互制约的消极方面,并以此来解释事物与现象的发展和变化规律。
虽然从现代科学观点来看,五行之说还未能成为一种学派和理论学说,但应当承认,它在中华民族古代文明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地位。它对后来中国古代科技思想和文化思想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