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贷款会被分为次级?
次级贷款是指借款人目前存在一些可能影响贷款本息及时、全额偿还的不利因素,如果这些因素继续下去,则有可能使贷款产生某些损失,但目前还没有充分的依据来证明这一点而作出的贷款。例如,对“两权”抵押贷款的农户、自然人或其他法人、组织未按借款合同的约定连续60天(含)以上或累计180天(含)以上未偿还贷款本金或利息的贷款,就应归为次级类贷款。次级类贷款是不良贷款的组成部分,次级类贷款的预计损失率在25%以下。按《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中的定义次级贷款是指“借款人的正常收入已不足偿还贷款本息,而需要通过出售、变卖资产、对外借款、担保人、保险公司承担保证、保险责任或处理抵(质)押品才能归还全部贷款本息”。金融机构在确定次级贷款时,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借款人的销售收人、经营利润下降或出现亏损,现金出现净流出;借款人不得不通过出售、变卖主要生产和经营性固定资产来维持生产经营,或通过拍卖抵押品、履行保证责任等途径筹集还款资金;借款人正常营业收入和利润下降,偿债能力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