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行说属于什么主义?
《周易》是儒家经典,五行的思想来自于春秋战国以来的阴阳家,也就是邹衍一派的阴阳哲学。 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名、法等派别都有自己关于社会和人生的看法,而阴阳家的代表人物邹衍则重点研究自然之道。他提出“五德始终”说,用以解释历史变迁和王朝更迭的原因。这种观点被后人称之为“五行相胜”或“五行相生”学说。这个学说的核心是“五德”。什么是“德”呢?在阴阳家的语境中,“德”指的是一种德行、一种品格;“五德”就是五种德行,它们是仁、义、礼、智、信。这五种德行如同金木水火土五脏之间的关系一样密切,不可分离。如果一种德行偏废,其它四种德行必定受损。
有了这“五常”才有正常的社会秩序。反之,社会就乱套了。比如,我们常说“忠孝仁义礼智信”,这里就把“忠”“孝”放在前面,把“义”“礼”“智”“信”放在后面,这就是以“行(行动、实践)”带“德”的思想。 我们现在常说的“品德”这个词,在阴阳家的体系中正是“五德”的意思。 不过,“五德”虽然非常重要,但它的具体顺序在古代却是多有变化的。为什么需要变化呢?这是因为“五德”就像大自然中的四季轮回一样,具有周期性的循环特点。
古人看到每个朝代都有“德”的表现,并且其表现也有先后顺序,如周朝是先有文武,后有成康,汉文帝是恭宽廉谨,汉武帝是雄杰多艺,于是就想出了用“德”来配属朝代的点子。他们以《尚书·舜典》记载的“尧舜禹”禅让为起点,依次往下数“德”,谁和谁的“德”匹配不上,那就必须改朝换代了。
到了汉武帝时代,“五德终始”的说辞已经不便于使用,因为汉朝“德”运已居“土”位,若再强调“土德”,那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所以刘向等人改为“五帝”之说,把“三皇”也捎带着排进来了,形成了“黄帝有土德,颛顼有木德,帝喾有火德,尧姓陶唐,舜姓名虞,禹姓夏后”的排列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