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均月收入2万多吗?

翟嘉忆翟嘉忆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这个数据肯定是没有错的,统计上也确实是这样的,但是你要理解这些数字背后的含义: 北京1600多万外来人口的月均收入是2万+ 还是说北京1300多万本地人的月均收入是2万+ 这个问题其实有点伪,因为人口结构和劳动参与率的问题,导致平均数实际上没什么意义。

我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计算,假设一家4个人,两个劳动力(无论本地外地),一个学生一个老人,按照目前北京平均工资计算,一个家庭月收入接近2.2W; 这个数据是很合理的,因为大部分家庭的月收入都没有超过2万的,超过2万元以上的家庭基本上没有几个的,所以这样的家庭算平均水平了。 但是如果这样计算的话,1600多万人中有700多个家庭达到了这个收入水平,这个数字其实是非常惊人的了,因为这些家庭加起来数量已经将近5000万个了,也就是差不多全国一半的家庭都达到了这个水平。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北京确实是“贫富分化”严重,而且这种收入分化不是体现在高收入群体身上,而是普遍都达到了很高的收入水平。

但是我们换个思路想想,一个大学生刚毕业能够拿2万的月薪真的是很稀奇嘛?现在清华北大的毕业生起薪也没有很低吧,一些热门专业的研究生甚至可以达到年薪上百万,你说是“平均”?但是这里面有那么多清北学生吗? 然后我们再说说这2万月薪里,到底包含了哪些项目,社保、养老金、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等等各种扣除之后,你能拿到手里的可能就没有那么多了,也许就1万左右。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去分析,这些数据其实就没那么可怕了——毕竟这是一个中位数只有3400多元(税后)的城市。

楚妍鑫楚妍鑫优质答主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近日发布北京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平稳增长,2020年上半年(以下简称上半年)达到33869元,同比增长2.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0.8%。2020年上半年北京人均有2万多元。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727元,同比增长2.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0.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34元,同比增长4.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3%。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和实际增速分别高于城镇1.9个和1.9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15:1,比上年同期缩小0.04。

从收入构成来看,工资性收入增长,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下降。

1、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3.8%

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1375元,同比增长3.8%,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98.7%,是拉动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的主要动力。

2、转移净收入同比增长4.8%

全市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7063元,同比增长4.8%,拉动可支配收入上涨1.0个百分点。城镇和农村居民转移净收入分别增长3.9%和7.7%。社会养老金和离退休金人均收入增长4.2%;报销医疗费人均收入增长5.0%;政策性生活补贴、救助和补助金人均收入增长10.3%。

3、财产净收入同比下降4.7%

全市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3962元,同比下降4.7%,拉低可支配收入0.5个百分点。出租房屋收入下降是导致财产净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

4、经营净收入同比下降25.3%

全市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1469元,同比下降25.3%,拉低可支配收入0.5个百分点。城镇和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分别下降19.9%和36.0%。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