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的生肖有哪些?
鼠在十二生肖之首,与十二地支首尾相接,子时即夜11时至凌晨1时,正是老鼠出洞活动吃食之时; 丑时,即凌晨1时至3时,此时牛正在反刍(将吞下去的草料返还嘴里细细咀嚼); 寅时,即凌晨3时至5时,这时候虎已经醒来,开始“布阵”,准备捕捉猎物了; 卯时,凌晨5时至7时,这时候月亮像娥眉一样,所以又叫“蛾眉月”,正是月高风清、露水盈盈,兔子出来觅食之时; 辰时,上午7时至9时,太阳逐渐升高,群雄逐鹿,这个时候龙已潜于大海之中,所以有“龙潭喷雨”之说; 巳时,上午9时至11时,阳气旺盛,蛇此时会盘踞在树叶或岩石上“沐浴”;
午时,中午11时至下午1时,烈日当空,马为阳盛之物,正在“驰骋疆场”; 未时,下午1时至3时,羊此时“放下羊鞭”,歇息之时; 申时,下午3时至5时,猴子喜欢在此时啼叫,所以有“猿啼”之语; 酉时,下午5时至7时,鸡开始归巢; 戌时,晚上7时至9时,天经地纬,正处阴阳交替之机,狗开始吠叫起来; 亥时,晚9时至11时,这时月高风清,猪开始呼呼大睡。
当然,这仅仅是简单列举,实际上,无论是从自然现象还是人类行为来说,影响“昼夜更替”的因素很多很复杂,远不只上述十二种,而且有些还互为因果、交织在一起。 但无论如何,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味——正如老子所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世间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阴阳二者,昼夜也是由阴阳两者互相抱紧、互相转换而形成的。 在中医理论中,白天属阳,夜晚属阴,因此中药剂型分为“汤剂”“片剂”“丸剂”等,还有“炒黄”“炒焦”“炒炭”等多种炮制方法,都体现了“阴阳相生相克”的道理。
同样,在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阴阳互补,比如多吃豆腐少吃肉,多晒太阳少吹空调等等,做到平衡有序。 当然,人也要学会适应“阴阳更替”。 如人体生理功能讲求“日出而动,日落而息”,中医理论讲求“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相反,如果违背了这一规律,就会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