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捐款捐多少合适?
“捐款倡议书”见诸报端已非首次,但是最近这类倡议书的数量呈现出井喷的趋势,内容大多紧扣“心系灾区,奉献爱心”主题,而倡议对象则直指小学师生。
记者调查了解到,这些倡议书来自不同的社会力量,包括非政府组织、公司、企业,以及一些个人。他们向孩子们伸出手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因为“希望孩子从小懂得感恩、奉献;有的为搞好人际关系;有的是为了树立自己良好的公众形象;最重要的是为了宣传自我,扩大影响。”而孩子们被这些倡议动的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出于孩子对灾难、对死亡的恐惧。
但是当爱心被人为地赋予更多的内容之后,奉献就变成了灾难。在“感恩、奉献”名义之下的捐款,让原本单纯的事情变了味,也让老师有了个难言语的烦恼——明知“受捐者”未必真诚感谢,但是作为一个教师,在“感恩、奉献”的名义之下,又绝不能拒绝。
捐多捐少都是爱,但要让孩子明白并践行
在我看来,这份“倡议”非但不能起到感化孩子的目的,反而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有可能造成孩子在思想上一种错误的认识。
其一,让孩子们学会感恩的同时,没有教育他们怎么去回报。虽然俗话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但是这句古话并没有要求受恩者以此为终身奋斗目标。以我个人之见,我们应该教育孩子从小回报,用自己的努力回报社会(这种回报不能叫做感恩,因为这是一种双方的互动,不是一方的对另一方的单纯奉献,虽然,这种奉献有时也是非常伟大的。)这种回报,不能靠一厢情愿的心理表示,而要让孩子努力去实践。而很多所谓的倡议者根本不明白“爱心”的意义所在,一厢情愿地索取回报之后,反而贬低了自己的人品和形象,更重要的是歪曲了孩子心中“爱”的概念。
其二,“受捐者”未必感到感恩。“捐赠者”出于好意,倾其所有或大部分家财帮了别人,按理说,应该得到对方的感恩不尽,但是这种情况绝对不可能出现在“受捐者”头上。因为,“受捐者”根本就不明白自己应该感恩的是什么。
其三,可能引起孩子攀比心理。本来不想捐的,可是看到大家都捐了,为了合群,不捐反而变成了异类,只好也捐。而大多数父母又是爱面子之徒,看见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相比“略逊一筹”,便会拉下脸来给自己心爱的孩子买一些“汇报”。其实,真正的感恩是出自由衷的,是来自心灵的感悟。如果以金钱来衡量的爱的分量,这样的感恩,不要也罢!
再次,把社会的烦恼转嫁到孩子头上。现在的“社会人”有好多“不平事”纷纷拥上心头,于是觉得世上多有不公,有了烦恼,便把气往孩子身上撒。在“感恩、奉献”之名的倡导之下,把自己的烦恼转嫁到孩子头上,把孩子当做了自己宣泄不满的“出气筒”。
所以,在我看来,如果一定要搞什么“捐款”活动的话,最好以班级为单位,把“受捐者”请到班里来,当着大家的面把自己的困境说出来,请大家进行捐助。这样的“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捐”!因为受捐者得到了尊严,捐款者有了满足感。